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公开信息内容
详细内容页
陈仓区“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索引号: 610321FGJ/2016-0928-004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16年09月28日
主题词: 发布机构: 发改局 文       号: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我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挥陈仓区特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建立陈仓现代物流产业体系,促进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的通知》(国发〔2014〕4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5--2020)》(陕政发〔2015〕37号)文件;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宝政发〔2013〕30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宝鸡市陈仓区“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区物流业围绕市委、市政府 “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实现六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和实现区委区政府“六区”建设战略,建设关天经济区城市物流中心的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发展大物流,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物流格局。

(一)物流业发展的成果

1、区位优势比较突出。陈仓区属宝鸡城市发展规划区的核心区。宝鸡市位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几何中心,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宝平、宝汉及连霍高速公路汇聚穿行。国道、省道及县际公路四通八达,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部唯一的大十字,也是国家二级口岸。

2、物流市场潜力巨大。宝鸡市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79 户,每年潜在物流市场货运量达 5 千万吨以上。同时,宝鸡又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增加、城市化步伐加快、外贸依存度提高,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3、物流产业起步较早。2003年8月,市政府在陈仓区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确定在陈仓区筹建陈仓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及管委会。2005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西安新筑、咸阳空港、宝鸡陈仓“三大物流园区”和“十大物流中心”的目标,制定了规划布局、建设用地、税收优惠、规范秩序等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4、运输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区完成公路货运量595万吨、货运周转量77388万吨公里。较“十二五”初2010年分别增长77.1%、186.9%。2015年全区拥有营运货运车辆4765辆,较2010年增长56.9%;从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5870人,较2010年增长39.3%;交通运输业生产总值为10.5亿元(2014年),较2010年增长65.6%。

5、物流企业快速增加。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不懈努力,宝鸡陈仓物流园区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园区规划总面积17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商贸、公路、铁路、空港、保税五大物流中心及清姜、高新区等六个物流服务站。现已完成招商引资58亿,签约项目24个。以宝鸡会展经济为核心,初步建成了工业品、建材化工、汽车销售、医药配送、钛金属材料交易、农产品交易配送、日用百货交易配送等商贸物流产业体系。与此同时,一批民营公司也发挥自身优势,迅速抢滩物流市场。育才物流、劲宇物流等民营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除陈仓物流园区入驻企业外,园区外组建的物流企业近20家,其中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专业型物流企业4家。

6、物流业功能区划雏形显现。以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项目为依托,各园区充分凭借机场、高速、铁路等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高点定位、高点谋划、高点推进,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物流产业聚集优势日益凸显,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园区与区位特色进一步彰显,有利于产业聚集作用的发挥,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二)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物流企业融资难。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程序手续繁杂、门槛较高,并执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依靠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提供担保,而且连带责任大,贷款难度大。

2、物流园区与城市发展规划脱节。从全区来看,虽然我区对物流主要节点布局、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进行过规划,但在具体操作中,不少物流园区建设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脱节。许多企业盲目上马,重复建设,造成了各类物流园区在功能定位上存在交叉、相互关系模糊不清,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整合,难以发挥物流集约化运作的效益。

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受“大而全”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对采购和销售权的有效控制,如青啤、育才集团、大唐热电等一些体系较大的生产企业选择自建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的潜力和需求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大部分综合性、专业性物流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下,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规模较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偏高,难以实现规模化扩张和发展。

4、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效率低。一方面,物流产业的用地尚缺乏超前的指导性的规划,物流用地散乱,土地集约化使用程度低,既不符合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物流成本增加;同时物流企业当前用地使用率低,划拨给企业的物流用地只有极少部分实现了物流产值,其他部分则变成了商业性开发用地。

5、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滞后。一方面,目前区内大量物流经营企业以传统的配货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缺乏兼容性、互补性的物流信息交流调度平台,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如条码技术、射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等尚未全面采用;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由政府主导的信息化平台与各企业自行开发的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信息共享度和利用率低,存在重复投入开发的问题。

6、物流运营及管理人才缺乏。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特别是物联网、互联网+、物流工程等高层次物流人才和专业人才严重地依赖于从外部引进且数量有限,自身缺乏造血功能,造成适用人才的短缺。物流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货物运输和仓储业服务,掌握现代物联网、互联网+、物流工程等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高级技能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专业人员,人才的供给严重滞后于物流产业的发展。

二、物流业发展的环境

(一)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

1、从国内形势看。“一带一路”战略使陕西省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和区域中心,陕西的物流枢纽地位重要性更加凸显。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丝绸之路沿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加大,也将推动我区物流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从省、市形势看。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关天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大宝鸡的发展布局,都对我区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物流业作为全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打造宝鸡副中心城市建设,在构筑现代都市、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做好绿色物流,在提升生活品质,服务城乡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等方面,都将发挥出强大、有效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从我区实际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区物流业规模显著扩大,同时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些为陈仓区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目前,陈仓区正处于建设富强美丽新城区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实现我区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重构产业布局,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物流特色产业链,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1、机遇优势。具有国际性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开启,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带发展规划继续实施、宝鸡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战略及建设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将为我区商贸流通服务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作为宝鸡大城市建设及产业转移主要承载区,我区必将成为商贸物流业重要的战略依托地,将会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技术、项目、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必然有力地促进我区商贸流通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空间优势。我区在城市区域布局上,位居宝鸡市东大门和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前沿阵地,具有承西启东、西联东进的功能作用,区内具有特有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全市唯一省级现代农业物流园区基地,西宝高速改扩完工、宝平高速、宝汉高速开工、西宝中线改扩建即将完成,随着全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经济战略重心东移、特大城市建设的加快和发展,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大商贸、大市场、大吞吐的现代商贸物流业。

3、经济优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流动人口大幅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达 147.72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年均增幅10.5 %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万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823元,年均增长16.1%;流动人口增长了1.8倍,为我区商贸物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承载和发展基础。

三、物流业总体思路

(一)发展定位

“十三五”期间,陈仓区物流业发展的定位为宝鸡大城市物流业主体承载区、核心区和示范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物流核心区;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骨干物流集散地。

(二)指导思想

“十三五”物流业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产业优势,以构筑开放型物流服务网络为抓手,加强资源整合和设施平台建设,全面坚持创新驱动和实施“互联网+”战略,将我区建成设施完备、链条完整、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业强区。依托陈仓物流园区,发展建设以物流业、会展业、电子商务、品牌汽车交易、装饰建材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商贸核心。

(三)发展原则

1、龙头带动的原则

依托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团队,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布局合理、信息畅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节能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大幅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向高层次、大范围、多业态、众门类扩张。

2、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企业,尤其是物流骨干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创新,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做大做强。发挥政府鼓励、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扶持力度,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必要氛围。

3、统筹规划的原则

以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强对物流业建设和发展的统筹规划,重点扶持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物流项目。优先协调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按规划、分步骤地建设一批有示范效应、有较强辐射功能、具备相应层次功能的物流项目。当前,重点选择区内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及重要物流节点,优先布局,有序推进,并做好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项目类别之间的协调和衔接。

4、优势整合的原则

建立陈仓区统一的物流管理专门机构,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发展物流市场,大力培育和引进先进的专业物流企业,为陈仓现代物流业快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发展目标

以打造“富强美丽新城区”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以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陈仓区建设成为“立足宝鸡,服务陕西,辐射中西部,通向国际”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高水平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到2020年形成与陈仓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宝鸡大城市建设相配套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网络体系,建成一个以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的国际化现代物流核心区,以宝鸡会展中心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和10个二级专业物流中心,全区力争引进3家以上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培育1-2家4A级物流企业集团。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

四、空间布局

根据宝鸡市现代物流发展总体目标和总体架构,结合产业布局和城镇化发展,依托重大交通基础设施,主动对接京津冀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上游经济圈、泛亚铁路经济圈、中俄蒙经济走廊、渝新欧国际铁路贸易线、欧亚贸易通道、中原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一核八中心两大通道”的物流区域空间布局,形成相互协调、高效便捷、功能完备、物畅其流、集散有序、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主要节点网络体系。

一核: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通过在周边规划物流出入港站区、公铁多式联运区、集装箱作业区、大件特货商品存储区、保税仓库区、流通加工区等功能区,形成具有保税功能、仓储功能、配送功能、包装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商贸展示功能、物流信息功能、辅助服务功能等多功能为主的国际物流港站区。

八中心:8个物流配送中心。1、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利用区内的企业仓储设施、公路、铁路线和超市、农家店、便民店,重点发展建设好陕西新贸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2、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以车站建国路为核心,发展建立占地30亩仓储20000平方米、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的集化肥、农药、种子、地膜、农机、农具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3、副食品配送中心。以天香食品、惠民乳品、毅武食品、鼎盛食品、青岛啤酒、祥和面粉、石羊面粉、恒佳食品、盛源(核桃)食品、陈仓烟草、利民肉品、田犇肉牛、野寺粉面为支撑,发展建设一个集粮油、调味、果汁、蔬菜、奶制品、啤酒、白酒、盐糖为主的副食品配送中心。4、农产品配送中心。依托绿丰源、晨昊、国人菌业等农产品示范基地、优质葡萄基地、渭河南水蜜桃基地、渭河南北时令瓜果叶菜、西部丘陵山区6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集批发、零售、加工、运输、储存、信息服务为一体、蔬菜瓜果为主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依托陕西锦泰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中心、陈仓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陕西西部猪牛羊肉及家禽家畜交易配送中心。5、机械及电子电器配送中心。以渭阳柴油机厂、陕机、群力厂、晋旺达、纺织机械厂为依托,发展建设机械、电子及其配件中心。6、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依托虹源生物、陕西力邦、陈仓药材公司、卫生医疗网络和渭河南秦岭山区、西部丘陵山区、渭河南北川道的各类药材基地资源,建设中医药物流配送中心。7、建材化工交易配送中心。以区内新型建材业企业、化工企业、大明五金建材城、新冠森建材街、西堡建材市场、冀东水泥、防腐材料公司等资源为依托,发展建设大中型建材装修业化工配送中心,行业年成交额达到 20亿元。8、家具交易配送中心。以蓝天家具城、皇冠家具城为依托,在南环路组建发展家具市场交易群及其配送中心。

两大通道:东西通道和南北通道。

(1)南北通道:以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宝汉高速、宝平高速公路干线为骨干,打通成都、重庆、昆明、南宁、广州、银川、深圳、珠海等物流节点,构建入川通渝连接两广及东南亚的物流大通道,连接我国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及北部湾和东南亚的物流出海大通道。

(2)东西通道:以陇海铁路、连霍高速为支撑,打通西安、郑州、青岛及北京、天津、上海等物流节点,加强与天津港、上海港、连云港的出海口岸协作,构建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大通道。亚欧大路桥通道向东强化了西安对陈仓区的带动,形成了连接我国长三角洲经济区和东亚、美洲的海上物流大通道。向西促进了陈仓区与甘肃、新疆的贯通,加强了陈仓区与西部资源省市的互动发展,有利于陈仓区向西开放,成为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际港。

五、主要任务

(一)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升物流企业发展水平

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大力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深化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物流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1、培育和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选择一批成长快、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的物流企业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打造品牌物流企业;引导中小物流企业在资产、信息和业务方面进行整合,鼓励并购重组;通过重组整合,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间的界限,形成一批信誉度高、带动示范作用强,能提供全程化、专业化和优质化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

2、推进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深化合作。围绕我区及市省内外装备制造、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农产品、矿产及原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深化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程度,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运营衔接、技术融合、装备共用、人才互动,满足制造业的物流需求。鼓励制造企业转变传统观念,改造业务流程,分离外包物流业务,释放物流需求。支持从制造企业内部剥离出来的物流企业发挥专业化、精益化服务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互动融合,协同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重点发展公路物流、铁路物流两大领域。以宝鸡铁路物流中心综合性和专业化物流园区建设为主体,加快构建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区和分拨功能区相结合的物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实现国际中转、保税仓储、分拨配送等核心功能。

围绕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各种运输资源的整合,布局建设若干二、三级物流节点,结合物流末端节点分布和集货网络体系,建设城乡一体化物流共同配送体系,构建合理高效的市域物流网络。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物流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发展绿色运输,优化运输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运输方式,提高铁路运输比重,推广应用铁路散堆装货物运输抑尘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合理规划运输路径,努力优化配送路线,在确保主车、挂车安全匹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提高储运工具的信息化水平,减少返空、迂回运输,提高配送效率和车辆装载率。鼓励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加大淘汰黄标车力度,推广集装单元化技术。发展绿色包装,鼓励包装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

(四)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

依托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设施,适时调整相关规划,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优化大通道结构,加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物流大通道运输集约效应,推动物流业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1、推动铁路物流大通道建设。随着区域内“两横三纵一环”(“两横”为陇海铁路、关中城际北环线;“三纵”为宝中铁路及复线、宝成铁路复线和麟游运煤铁路专线;“一环”由陇海铁路和铁路货运南环线组成)铁路物流运输网的日趋完善,充分利用铁路路网能力,将铁路货运场站、物流中心(园区)规划建设与全区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谋划,科学定位,加快阳平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推进铁路物流发展,促进装车线改造,完善货运安全、服务设施,拓展服务范围;促进货运信息系统开发,实现运输全程货物信息互相衔接、流转顺畅,大幅提升货运信息化水平。

2、推动公路物流大通道建设。以“三横两纵两连接”高速公路和“三纵五横一环”干线公路网为主,形成纵横交错、分层推进、高效直达的公路物流通道。重点实施高速公路建设,形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省、通达四邻的高速公路网络;新改建与铁路、民航货运站场衔接的路线,提升技术等级,提高通行能力;加强区域内的重要路段等级改造,为物流道路畅通提供基础保障。

3、推动信息物流大通道建设。着力建设在国内领先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积极发展政府主导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数据中心;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和专业化应用平台,努力构建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协同平台。促进物流信息的科学采集、深度开发、有序交换和安全管理,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

(五)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加强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电子标识、自动识别、信息交换、智能交通、物流经营管理、移动信息服务、可视化服务和位置服务等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研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在企业生产、配送、仓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主要作业环节的示范应用,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采集、标识与识别以及货物可靠配送、安全保管和可视化跟踪,提高企业物流的及时响应能力,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开展物流行业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发挥核心物流企业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

六、五大战略工程

(一)实施物流业龙头带动工程

以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建设为依托,建设综合物流保税区、保税仓库、海关特殊监管区、出口等设施,具有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和物流增值服务、检验检测、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商品展示、物流信息处理、口岸以及出口退税等功能,充分发挥港区资源整合集聚、网络信息中心、服务增值等功能效用,建成为集运输配送、仓储加工、商务会展、商品交易、信息处理、应急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区,作为宝鸡现代物流的龙头示范节点,成为“立足宝鸡,辐射西部,联结全国,走向世界”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二)实施物流业产业提升工程

对现有的陈仓物流园区、科技工业园区等骨干物流企业实施现代化改造提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功能,优化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加强公路、铁路、民航之间的规划衔接,强化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衔接。加快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建设,促进物流信息资源交换,积极推动建立全市跨行业政务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政务信息服务融合。鼓励以现有物流信息系统为依托,建设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多式联运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加强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大型物流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强物流信息共享,共同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科学规划、大胆引进、合理使用物流专业人才,真正做到“尊其意”、“用其长”、“定其责”,不断激发人才活力,为陈仓物流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加强物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物流业的管理,对人(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财(资金)、物(土地、生产设备及工具、物料等)、信息(管理机制、技术与方法、及管理用的各种信息等)、时空(时点和持续时间、地理位置及空间范围)以及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发挥出应有的最大效益。

(三)实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工程

着力引导制造业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现有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外包物流业务,培育物流市场。支持宝鸡青啤、育才玻璃、宝鸡市众喜金陵河水泥等大型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物流,在此基础上,提供社会化物流服务。支持大型物流企业与宝鸡大唐热电、西电宝鸡电气有限公司、宝鸡长乐铸造有限公司等大型制造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促进双方通过物流融资和物流加工等方式有效对接。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四)实施物流业及城市新区建设综合开发工程

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区域加快整合与合理布局物流园区,推进物流园区水、电、路、通讯设施和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化立体仓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周边公路、铁路配套,推广使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和智能化管理技术,完善物流园区管理体制,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区位特点和物流需求,发展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以及农产品、农资、钢铁、煤炭、汽车、医药、出版物、冷链、危险货物运输、快递等专业类物流园区,发挥物流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实施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高端国际化物流枢纽工程

紧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以宝鸡阳平铁路物流中心为核心,构筑完善的国际物流枢纽及国际物流大通道,成为连接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的国际物流港口城市。亚欧大陆桥通道向东强化了西安对宝鸡市的带动和依托,使陈仓区向东直达东部沿海港口,促进陈仓区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向西促进了与甘肃、青海、新疆的贯通,加强了陈仓区与西部资源省市的互动发展,有利于陈仓区向西开放,成为亚欧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际陆港,并进一步带动陈仓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努力发挥陈仓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努力建设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企业总部集聚城区,建成西部交通物流枢纽。

七、主要措施

(一)健全完善物流管理协调体制。加强政府对物流业的组织和协调职能,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克服物流业条块分割的障碍和职责不明确的问题。

成立陈仓区物流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为全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完善物流市场运行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物流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建立规范的物流市场秩序,实现物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规范运输、货代等行业的管理,加快改革仓储企业经营体制,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市物流服务市场体系,提高物流服务能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区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物流业发展的引导资金,支持现代大型物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应物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大信用担保机构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力度。完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式,加大向现代物流业项目倾斜。

(三)培育骨干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专业性物流主体。鼓励物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做大做强的目标。政府物流管理部门,要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规范整顿物流市场,优化企业的营运环境。要鼓励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进行资产重组,培育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物流企业集团。推进物流业务外包,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性物流企业群体。

(四)推进物流技术创新驱动,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采取强有力措施和政策支持,鼓励物流企业采用ERP、SCM、CRM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的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信息化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建立以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为主体的物流科研、开发体系,创建物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实用型物流关键技术,开展紧密的技术合作和联合攻关。加大对物流技术设备研发和战略规划研究的支持力度,建议设立市级物流技术、管理创新、政策研究和战略规划研究专项基金,真正打造陈仓区物流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实现物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